自动化设备开发过程中,同步带同步轮怎么选型计算?
接下来,我们聊一聊这个话题。
①确定基本参数,计算负载扭矩。
根据设备功率和转速换算,公式:扭矩=9550×功率(kW)/转速(r/min)。确定传动比,主从动轮转速比等于齿数反比。
测量中心距,预留10%-15%调整空间。
②选择带型,根据功率和转速查选型表。
常用型号:MXL(微型)、XL(轻载)、L(中载)、H(重载)。
高速场景,优先选圆弧齿型,噪声更小。
同步带宽度,按负载需求增加,每加宽1mm可提升约5%承载力。
③计算同步带长度。
使用公式:L=2C+π(D1+D2)/2+(D2-D1)²/(4C)。
C为中心距,D为带轮节圆直径。
计算结果,需向上取整到标准节线长。
同步带节距,必须与带轮完全匹配,常见节距1.5-14mm。
④确定带轮参数。
主动轮最小齿数≥12齿,高速时≥20齿。
齿数过少,会导致带齿过早磨损。
带轮材料,选铝合金(轻载)或钢制(重载)。
安装时,保证两轮平行度误差<0.1mm/m。
⑤校核与调整。
验算线速度:V=π×D×n/60000(m/s),橡胶带不超过40m/s,聚氨酯带不超过60m/s。
检查径向载荷,是否在轴承承受范围内。
张紧力,按厂家推荐值调整,过紧会缩短寿命,过松易跳齿。
注意事项
腐蚀环境,选不锈钢带轮。
高温场景,用耐热橡胶带。
定期检查带体裂纹和齿部磨损,累计伸长量超过3%需更换。
建议保留10%-15%功率余量。
具体参数,以厂家技术手册为准。
推荐选择以下品牌厂家,品质有一定保障。
【本文标签】同步带
【责任编辑】威全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